专业简介
临床医学专业介绍临床医学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行业的全科医师、乡村医生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居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3)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4)掌握预防医学、急诊医学和社区医学的基本知识; (5)掌握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常用药物的药理知识; (6)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 (7)熟悉全科医学基本知识、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与服务模式、全科医师的临床诊疗策略; (8)熟悉与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相关的医学心理学和中医中药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含英语读说听写能力); (3)能够对基层常见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判断、初步处理和正确转诊; (4)能够进行基本诊疗技术操作; (5)能够合理使用临床常用药物; (6)能够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7)能够开展卫生适宜技术服务; (8)能够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日常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9)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实施人文关怀; (10)具有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能用循证医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 (三)开设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医患沟通、生理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卫生法律法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 2. 专业核心课程: 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 3. 三创课程: 急救医学、全科医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预防医学、社区卫生服务、临床医学实践; 4. 实践性教学环节: 毕业实习安排一般不少于40周。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处理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毕业后可以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各科的医疗、预防工作、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及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